热门关键词: 泳池水处理、 清洁游泳池设备、 游泳池、 消毒游泳池设备、 除湿游泳池设备、
0531-88167418
电话:0531-88167218
传真:0531-88167418
邮箱:admin@shangshuipool.com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华润置地广场1号楼25层
进入游泳场馆要留意哪几方面?
一要看是否有卫生许可证,正规的游泳场馆都会有卫生许可证挂在醒目位置。
二要看是否有相关卫生信息公示。按照卫生法规,游泳场馆应当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、卫生检测结果和卫生信誉度等级的。做得较好的场馆还会公示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证,当天游泳池水的水质自检信息。
三要看场馆软硬件设施是否到位。按照卫生标准,游泳场馆应当布局与功能分区合理:人工游泳场所应设置游泳池、更衣室、淋浴室、浸脚消毒池、公共卫生间、水处理机房和消毒剂专用库房。顺序合理布局。深、浅不同分区的游泳池应设置明显的水深度、深浅水区警示标识,或者在游泳池内设置明显的深、浅水隔离带。
更衣室通道应宽敞、保持空气流通。更衣柜采用光滑、防霉、防透水材料制造,保持清洁。天花板应有防止水蒸气结露措施;地面应耐腐、防渗、防滑,便于清洁消毒。
通往游泳池通道上应设置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。此外还要设置清洗消毒间、消毒剂专用库房。
应设水质在线监控装置,设加氯机。室内游泳池、淋浴间应设机械通风和除湿设施。更衣室应设供暖设施和通风设施。开放夜场应设应急照明灯。
老年人游泳应注意什么?
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身体组织结构退化、关节僵硬、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,游泳时容易发生危险或损伤,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老年人最好去专业的游泳场所游泳,这里有专业的救生人员,且应对突发状况的救护措施比较完善。老年人游泳要有家人陪同,尤其是体弱的老年人,并做好防护措施。
老年人过饥、过饱不要游泳。老年人在饥饿时游泳,易发生低血糖;过饱时游泳,不仅会影响胃肠供血还可因腹压增高而发生急腹症。老年人在饭后休息1—2小时再游泳比较合适。
老年人游泳前要做好热身,这样可以将身体打开并调整到适合游泳的状态,防止发生抽筋等异常情况。
老年人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且要严格控制运动强度。老年人长时间在水里不但容易疲劳,患感冒的风险增加,而且容易导致风湿骨病、关节炎等疾病发作。
此外,老年人游泳不宜做潜水、憋气动作,以防肺压增大,加重心脏负担而引发意外。老年人游泳后应尽快漱口,确保口腔卫生。
哪些老年人不适合游泳?
游泳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,以下老年人最好不要游泳:患有病毒性肝炎、细菌性痢疾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(红眼病)、性传播疾病、体癣等传染性疾病的老年人,不可参加游泳,以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。
患有严重心脏病、高血压的老年人,游泳时易突然晕倒或失去知觉。患有癫痫、易抽搐的老年人不宜游泳,以防因突然发病而溺水。耳聋的老年人不宜游泳。
患有肾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急慢性中耳炎及鼓膜穿孔等疾病的老年人不宜游泳,这些老年人免疫力低,而游泳活动量比较大,又是在冷水环境中进行,易使病情加重。
皮肤有破损的老年人最好不要游泳,以免感染传染性疾病。
有哪些“游泳病”?
1.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俗称“红眼病”
其病原体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,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病原体通过污染的手、毛巾、眼睛、脸盆、游泳池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。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异物感、眼痛、流泪、畏光及水样分泌物增多,少数患者可能有全身发热、乏力,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。
预防措施:不共用毛巾、脸盆、手帕等物品;勤洗手,不揉眼睛;游泳时戴泳镜,若游泳后感觉眼部不适,可点用利福平眼液或氯霉素眼液进行预防。
2.急性化脓性中耳炎
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的中耳黏膜化脓性炎症,常因游泳而发病。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耳痛、听力减退及耳鸣,鼓膜穿透后出现流脓及畏寒、发热、倦怠等全身症状。
预防措施:泳池水入耳后,可将头向水侧倾斜,或辅以单脚跳动,使其自然流出,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抠。为防止池水进耳,最好是戴耳塞。游泳后一旦耳痛需及时就医。
3.沙眼
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结合膜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。急性发作期时眼红、眼痛、异物感、流泪及黏液浓性分泌物,伴耳前淋巴结肿大。
预防措施:避免接触传染,加强对游泳池的卫生管理,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经常洗手并保持清洁和不用手揉眼,用流动的水洗脸。
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用抗生素治疗。
4.咽结膜热
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,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,可借手、毛巾等为媒介,从眼结膜侵入人体而导致发病,在夏季经游泳可传播。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,体温上升至38.3℃至40℃,不自觉流泪、眼红和咽痛。体征为眼部滤泡性结膜炎、一过性浅层点状角膜炎及角膜上皮下浑浊,耳前淋巴结肿大。咽结膜热病程10天左右,有自限性。如果孩子游泳后几天出现发热等情况,要注意咽结膜热的可能。咽结膜热发病期间勿去公共场所、游泳池等,以减少传播机会。
在游泳场内常见意外和疾病有哪些?
1.抽筋
抽筋大多是过度运动、缺钙、受凉、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。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,有时手指、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。
水中抽筋自救法
a游泳时发生抽筋,千万不要惊慌,一定要保持镇静,停止游动,先吸一口气,仰面浮于水面,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。
b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,身体仰卧姿势。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,用力向上拉,使抽筋腿伸直,并用另一腿踩水,另一手划水,帮助身体上浮,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。上岸后用中、食指尖掐承山穴或委中穴,进行按摩。
c要是大腿抽筋的话,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。
d两手抽筋时,应迅速握紧拳头,再用力伸直,反复多次,直至复原。如单手抽筋,除做上述动作外,可按摩合谷穴、内关穴、外关穴。
e上腹部肌肉抽筋,可掐中脘穴(在脐上四寸),配合掐足三里穴,还可仰卧水里,把双腿向腹壁弯收,再行伸直,重复几次。
f抽过筋后,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。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时,就要提防再次抽筋。
2.身体突然不适或突发疾病
比如头晕、脑胀主要原因是游泳时间过长,血液聚集于下肢,脑缺血,机体能量消耗较大,身体过度疲劳造成的。此外,饭后1小时内游泳也会头晕,因为此时大脑缺氧,容易犯困、头晕。这时,游泳者应立即上岸休息,全身保温,并适当喝些淡糖水或盐水。
3.眼睛痒痛
可能是因为水不清洁引起的。应佩戴合格的泳镜,上岸后应马上用清洁的淡盐水冲洗眼睛,然后点一些氯霉素或红霉素药水,临睡前最好再做一下热敷。
4.耳痛、耳鸣
多是耳朵里灌进水或鼻子呛水引起的,此时要及时排水。
应对措施:深呼吸,闭紧嘴,将腮帮鼓起,并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,用手拉住耳垂,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;手心对准耳道,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,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,然后迅速将手拨开,水即会被吸出;游泳结束后,要及时去除耳道内的积水,涂抹几滴醋和酒精,能防止耳朵因进水而受到危害。